缅甸地震后的高温“炼狱”:比地震更可怕的是什么?
最近缅甸那场地震,看得人心惊肉跳。
救援队撤了,新闻也少了,可我的心里头,总堵着一股子难受劲儿。
不是说救援不及时,而是地震之后,更让人揪心的灾难,才刚刚开始。
新闻里说,气温飙到36-40度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!
想当年,我老家那口子夏天也热,但好歹还有点风,这缅甸,闷热潮湿的,简直跟进了蒸笼似的。
我记得小时候,夏天把一块肉放在院子里,不到半天就臭了,那味儿,现在想起来都反胃。
可废墟底下的人呢?
他们带着伤,在那种高温下,哎,不敢想。
缅甸政府开始用挖掘机清理遗体,说实在的,这画面太冲击了。
可没办法,时间就是生命,也是瘟疫的催化剂。
你想想,尸体腐烂,尸臭弥漫,那蚊虫老鼠还不疯了似的往那儿跑?
到时候,一场瘟疫下来,比地震造成的损失还大!
这就好比,你家着火了,先救人最重要,可火灭了,你家还得消毒杀菌,不然,细菌病毒滋生,后患无穷。
这让我想到几年前南方的一次洪涝灾害,当时也是高温高湿,很多地方都成了天然的“培养皿”,各种传染病蔓延,比洪水本身更可怕。
所以,缅甸现在最紧要的,除了挖掘机,就是消毒杀菌,杀虫灭鼠,这可是比抢救生命还重要的工作!
再说说缅甸的经济状况,本来就比较落后,这一遭地震,更是雪上加霜。
重建家园,那可是个无底洞,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!
这就像一个本来就瘦弱的人,突然又生了一场大病,更需要悉心照料,才能慢慢恢复元气。
这场地震,不仅是一场自然灾害,更是一场对缅甸这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考验。
它暴露出了缅甸在基础设施建设、灾难预警和应急响应等方面的不足。
咱们中国人常说,“居安思危”,地震的发生,也警示着我们,无论哪个国家,都要未雨绸缪,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。
其实,从这次缅甸地震,咱们也能看到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。
比如,咱们的城市建设中,是不是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?
我们的应急预案,是不是足够完善?
这些,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还有,那些前往缅甸旅游或工作的同胞们,更要提高警惕,加强安全意识。
毕竟,安全第一,这可不是一句空话。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难道缅甸政府只能被动地应对灾后危机,而无法提前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吗?
对此你怎么看?